新闻中心
钛元素对钢的影响和应用?
钢,作为铁和碳的合金,其碳含量按重量计处于 0.2%到 2.1%的区间。尽管铁和碳是主要构成成分,但钢中还可能存在少量其他元素,如锰、硅和磷等。依据碳含量、合金元素以及热处理工艺的不同,钢被细分为多种类型,常见的有低碳钢、不锈钢和高强度低合金钢等。钢以其出色的强度、耐用性以及多功能性而闻名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汽车、工具制造以及餐具生产等众多领域。
钛,符号为 Ti,原子序数 22,是一种具有银色光泽的过渡金属。它不仅具备高强度,而且密度明显低于钢,这种独特的强度重量比优势,使其成为强度重量比至关重要的应用场景中的首选金属。在非合金状态下,钛的强度与某些钢相当,但密度更低;当与铝、钒等其他元素制成合金时,其强度会显著提升。钛的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航空航天(如飞机、航天器和导弹)和工业应用方面,这得益于它重量轻、强度高,并且在高温下仍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。
一、钛对钢性能的深度影响
(一)显微组织及热处理层面
1. 脱氧去气与元素固定:钛对氮、氧、碳具有极强的亲和力,是良好的脱氧去气剂,也是固定氮、碳的有效元素。在炼钢过程中加入钛,能有效去除钢中的氧、氮、碳等杂质气体,提高钢的纯净度。
2. 阻止晶粒长大:钛和碳形成的化合物(TiC)结合力极强,稳定性高。只有当加热到 1000℃以上时,TiC 才会缓慢溶入铁的固溶体中。TiC 微粒能够阻止钢晶粒长大粗化,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,从而提高钢的综合性能。
3. 影响相区与淬透性:钛是强铁素体形成元素之一,会使奥氏体相区缩小。固溶态钛能够提高钢的淬透性,而以 TiC 微粒形式存在时则会降低钢的淬透性。
4. 沉淀硬化作用:当钛含量达到一定值时,由于 TiFe₂的弥散析出,可产生沉淀硬化作用,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。
(二)力学性能层面
1. 强化作用对比:当钛以固溶态存在于铁素体之中时,其强化作用高于铝、锰、镍、钼等元素,但次于铍、磷、铜、硅。
2. 含量比与性能关系:钛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取决于它的存在形态、Ti 和 C 的含量比以及热处理方法。当钛的质量分数在 0.03% - 0.1%之间时,可使屈服强度有所提高;但当 Ti 和 C 的含量比超过 4 时,其强度和韧性会急剧下降。
3. 持久与蠕变性能:钛能显著提高钢的持久强度和蠕变抗力,使钢在长期高温和应力作用下保持更好的性能稳定性。
4. 韧性改善:钛对钢的韧性,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,有助于提高钢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安全性。
(三)物理、化学及工艺性能层面
1. 高温高压稳定性:钛可以提高钢在高温、高压、氢气中的稳定性,使钢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。
2. 耐蚀性提升:钛可提高不锈耐酸钢的耐蚀性,尤其是对晶间腐蚀的抗力,延长钢在腐蚀环境中的使用寿命。
3. 耐应力与碱脆性能:在低碳钢中,当 Ti 和 C 的含量比达到 4.5 以上时,由于氧、氮、碳全部被固定,钢具有很好的耐应力腐蚀和耐碱脆性能。
4. 高温抗氧化性:在铬的质量分数为 4% - 6%的钢中加入钛,能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,适用于高温工作环境。
5. 快速氮化特性:钢中加入钛可促进氮化层的形成,能够较迅速地获得所需的表面硬度。含钛钢被称为“快速氮化钢”,可用于制造高精度螺杆等对表面硬度要求较高的零件。
6. 焊接性改善:钛能够改善低碳锰钢和高合金不锈钢的焊接性,减少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等缺陷,提高焊接质量。
二、钛在钢中的广泛应用
作为合金元素的考量当钛的质量分数超过 0.025%时,就可将其作为合金元素考虑。这一特性使得钛能够在钢的合金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,通过精确控制钛的含量,实现对钢性能的精准调控。
多类型钢中的应用
钛作为合金元素在多种类型的钢中都有广泛应用。在普通低合金钢中,钛的加入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,同时改善其焊接性能,适用于建筑结构、桥梁等工程领域。在合金结构钢中,钛能够细化晶粒,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,用于制造汽车轴类、齿轮等零件。合金工具钢加入钛后,可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,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,适用于切削工具、模具等。高速工具钢中添加钛,能增强其红硬性和耐磨性,提高切削速度和加工质量。不锈耐酸钢利用钛提高耐蚀性,特别是对晶间腐蚀的抵抗能力,广泛应用于化工、食品加工等行业。耐热不起皮钢中加入钛,可提高其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和热强性,用于制造锅炉、汽轮机等高温设备。永磁合金中钛的加入有助于改善磁性能,提高磁体的稳定性和矫顽力。在铸钢中,钛能够细化铸态组织,提高铸钢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。